new

new009

大自然是登山者的活動場所,山的神秘,山所擁有的無盡寶藏,吸引著愛山的朋友去接觸它,登山健行

有益身心怡情悅性,並能培養團結互助勇敢進取的精神,但當我們邁向崇山峻嶺,走出人為的環境保護

後,就必須面對大自然的挑戰與考驗,大自然包羅萬象,充滿許多不確定的因子,潛伏著危機,也因此可以

滿足人類的冒險好奇心理,當我們投入山林享受大自然所帶給我們的喜悅與滿足時,要虛心地向自然

學習,深入探索認識其奧秘,才能安全愉快地和大自然融合,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對於山的無知

可怕的是你的行前準備不夠周全,沒有即時的應變處理能力,登山技能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文常識

牽涉範圍極廣,對於一個嚮往登山的初學者而言,眾多紛紜常有無可適從,而不知從何開始的困擾

而許多愛山人也就這樣以生命換取經驗,跌跌撞撞一路摸索而來,經驗並非是時間的累積或口語相傳,

new018

new019

new017

登山是一門綜合性的學問,一個登山者在活動過程中除了感受大自然的脈動,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

知性與感性外,更要存著如履薄冰的戒慎心理,切勿高估自己的體能而疏忽了大自然的可怕威力,一旦

在活動中稍有疏忽,即有可能釀成意外事件,此時只有強壯的體能與豐富的登山知識與技能,才能讓我們

化險為夷,所以預知大自然變化的技能與充實你的登山知識,還有加上你行前的周全準備,就是確保你自身

安全的基本登山法則,台灣位居歐亞大陸東緣,地理環境特殊氣候受來自不同地區的鋒面影響,氣象複雜多變

氣象預報常有失真並遭人質疑的情事發生,台灣因地形特殊有中央山脈貫穿南北,平原狹窄河流短,落差大

所以一有颱風豪雨常導致山洪暴發,土石流落氾濫成災,加上數次的超強地震使得土石鬆軟,遇有積水即坍

對於登山環境更是雪上加霜,此為山區活動最大的潛在危險因素,想要安全愉快的登山,對於氣象的變化

一定要有更深入的了解

new013

new011

new012

台灣山脈的走向與地形完全一致,正巧與旺盛的季風相斜交,氣候變化異常迅速

南北部的高山氣候有極顯著的差異,一般而言,每年的12月底至3月為雪季,北部常是陰冷潮濕的天氣

較不適合高山活動,南部因適逢乾季則登山人潮不斷,56月為梅雨期,太平洋高壓離去

大陸鋒面南移至台灣上空呈現徘徊滯留狀態,高山常雲霧瀰漫,多雨潮濕天氣惡劣,北部山區尤為顯著

而南部則天氣較佳,7、8、9月是颱風侵襲最多的季節,颱風也是台灣最大的天然災害

有的颱風有較長的預警期,有的颱風從形成到來襲不過2、3天的時間,高山長天數縱走經常半途遇襲

若領隊處置不當,意外造成山難的機會大增,10、11、12月是氣候較溫和的季節,也較適合登山

秋高氣爽,雨量較少,但對於突然來襲的鋒面,也不能有任何的疏忽,近年來因地球暖化溫室效應

擴大,全世界的氣候都有極為異常的變化,常有料想不到的極端氣候來襲,令人難以預防

new003

new010

new001

登山者應該知道海拔的高度顯著的影響氣候,使得高山的氣候與平地的氣候有很大的差別

大氣的溫度隨著高度的遞減,緯度的差別及空氣的乾濕影響著氣溫的變化,在正常情況下

台灣氣溫遞減率為海拔每上升100公尺,大約降低攝氏0.6度,高山的大氣稀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與所含的水氣及懸浮物稀少,無法吸收太陽熱能,因此白天高山熱得快而晚間也冷得快

日夜溫差有如冬夏之別,若再逢鋒面來襲更是冷冽難熬,酷熱與嚴寒同為登山人所不喜

在酷寒的環境中,若是衣物潮濕,強烈的寒風又不停的吹襲,會令你全身發抖、寒氣凍骨

繼而動作遲緩,心智機能衰退缺乏判斷力,而發生嚴重的失溫現象,失溫若未盡速處理阻絕體熱的散失

增加身體的溫度,極易合併多重器官衰竭而喪失寶貴的性命,如何因應雨水及低溫的侵襲,除了平常勤練體能

行前裝備要齊全等的早期預防措施,領隊的即時應變能力及妥善的因應處置,也是非常重要的預防之道,年前

南一段連續發生山難,數名山友喪失寶貴的生命,連登山經驗豐富即將完成百岳,的登山朋友都不能倖免,真是

令人婉惜,高山縱走行程不管沿途是否有避難山屋可供歇息,一定要帶營帳,萬一無法於預定時間趕到宿營地點

可以緊急紮營度過酷寒的高山夜晚,而且你不知老天何時要變臉,遇有鋒面來襲即可找尋安全避風處就地紮營

絕對不要在惡劣天氣下還摸黑趕路,帳篷是最重要的救命工具,絕對不要為了減輕負重,而賠上了寶貴的生命

 new002

new014

new015

人往高處爬是每個登山者追求的目標,高處與平地的環境有何差異?大氣的壓力隨着海拔的高度升高而遞減

冬天大氣的壓力比夏天低, 晚上大氣的壓力比白天低,因此寒冬的夜晚大氣的壓力最低,氣壓一旦降低

空氣也隨著膨脹,氣壓變低,登山者將要以更用力的呼吸來獲取氧的補充,近年來由於山區交通愈加方便

登山者常可在一天之內由平地城市,爬升至三千多公尺以上的高山上,由於高海拔空氣氧分壓下降

人體組織功能無法急速適應缺氧的環境,以致產生高山症狀,初始感覺頭痛噁心、疲憊、食慾不振

登山者本身缺乏警覺意識,未即時告知領隊妥善處理,而隱忍持續登高,因而導致引發高海拔腦水腫、肺水腫

嚴重者更喪失寶貴的生命,對於未曾從事高山活動的朋友,最好先從中低海拔的山頭開始攀爬

 new007

new004 

登高山或長程縱走也要有適當的高度適應時間,若有高山症狀無法改善,迅速下降高度是安全的不二法門

回想歷年來山難事件,除迷路墜崖外,大都是高山症併發症或天氣遽變處置不當,

或落單自我保護能力不足而失溫死亡領隊嚮導不可能隨時保護在你身旁,所以還是要靠你自己,

除了依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山及適當的行程安排,再來就是充實你的登山知識,預想各種突發狀況發生時

你要如何處置,萬一發生意外也比較不會心慌預想的狀況越多,則你的行前準備會更周全

既然有恃無恐,那就沒什麼好擔心害怕的

new005

new008

套句山友的名言,登山毫無名利可言,也不是什麼英雄事業,一切都要順應自己的興趣和體力

在艱苦中訓練自我,發展自我,在緊張而興奮的準備過程中, 在山崖水隈的無邊風光中

由人際交往到萬物自然,你將有無盡的收穫和感受

new006

new0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地遊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